别猫腻多关注个护法息保人信售楼用人处滥脸识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孙蔚)杭州市上杭区市场监管局对某售楼处违规收集、关注个人使用人脸识别信息行为开出罚单;无锡市市场监管局对全市房产企业开展“非法采集消费者人脸信息”专项执法行动,信息已立案17起、保护结案16起,法售共计罚款160万元;张家港市场监管局在对某售楼处进行检查时,楼处滥用发现了5台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人脸摄像机正处于工作状态……《个人信息保护法》11月1日正式实施,个人信息安全从此得到全方位保护。识别记者汇总近期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的猫腻处罚信息,发现售楼处已经成为滥用人脸识别的关注个人重灾区。
售楼处摄像头密布
2020年11月,信息一则消费者戴头盔去售楼处买房的保护视频引爆网络,房地产企业非法摄取消费者人脸信息的法售“暗箱操作”被暴露在公众面前。据记者调查,楼处滥用售楼处安装各种摄像头、人脸违规进行人脸识别等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识别现象普遍。
因为孩子结婚有买房需求,刘先生最近一直在看房子。“这么多摄像头盯着,让人真不自在。”刘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反映说,近日他去北京朝阳区多个楼盘看房时,发现大多数楼盘售楼处都装了监控,他担心自己的隐私遭到侵犯。
刘先生告诉记者,进入每个楼盘的售楼处,都会发现头顶上安装了不少监控探头,甚至同一个地方装了好几个监控探头,“每到一处,每个方向,几乎都有摄像头对着我”。
让刘先生感到奇怪的是,这些监控设备类型还不一样。“我仔细观察了一下,有的是普通摄像头,半圆形,附在天花板角落里,比较常见,应该是一般的监控设备。更多的是长条形的,跟央视3·15晚会曝光案例中的摄像头类似,可能有人脸识别功能。”
另外,刘先生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开发商往往会在洽谈区、茶水台或一些不起眼的地方放一个小牌子,上面用小字写着“此处有录音”。“这意味着我和售楼人员洽谈,甚至跟家人商量买房的细节,都有可能被录音,这也太没有隐私了。”刘先生说。
为佣金结算提供依据
一个售楼处为何要装这么多监控设备?这些不同类型的监控设备到底有什么用途?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你们这里怎么装这么多摄像头啊?”在北京西南四环某售楼处,记者咨询完购房事宜后,向一名售楼员问道。“这些都是我们内部的监控。”工作人员说。“那也不需要装这么多吧?种类还都不一样。”
面对记者的追问,该工作人员直言不讳地表示:“功能不一样,有的是监控,有的可以抓取人脸。”他还表示,售楼处安装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头非常普遍,抓拍的目的是为了准确识别客户来源,作为日后结算佣金的依据。
多家品牌开发商营销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为了促进楼盘销售,开发商会推出各种全民营销、老带新、中介渠道分销等方式,不少开发商都会利用人脸识别摄像头抓拍并区分到访售楼处客户的来源。更有甚者,为了防止购房客户跳单及同业竞争对手撬单,擅自采集消费者人脸信息。
据记者了解,当客户到访售楼处时,人脸抓拍摄像头将会无感摄取购房客户的人脸生物识别信息并自动存储、分析,系统自动将之前与客户相关的报备信息、历次到访售楼处抓拍摄取的人脸生物识别信息归集至客户名下。若该客户最终签订了商品房买卖合同,开发商将使用人脸认证机对客户人脸生物识别信息和身份证信息再次进行集中采集,确定客户来源是自然到访、中介渠道分销介绍,还是老业主推荐、其他渠道介绍等,开发商将据此向中介渠道结算佣金,或者向相关推荐者支付奖励。
“我们发现这样的行为在房地产领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特别是采取中介分销模式的滞销楼盘。而且,房企使用的设备拍摄精准度非常高,即使戴着口罩也可以被识别出来。”江苏无锡市场监管局执法稽查处处长陈扬表示,这种房地产企业所谓“对消费者没什么损害”的操作手法,事实上埋藏着重大的安全隐患。
“人脸信息属于个人独有的生物识别信息,一旦被非法买卖、滥用,可能会危害消费者人身和财产安全。”据陈扬介绍,这类人脸识别摄像设备的头部一般呈黑色长方体状,较普通监控摄像设备长,其机身标注内容一般含有“网络摄像机”“人像抓拍”等字样及产品标识二维码。
多地规范房企信息收集行为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近期,佛山、苏州、无锡、温岭、张家港、杭州、湖州、宁波等多地查处并通报了售楼处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收集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与典型案例。惠州、昆明、南京、广州等多个城市先后发文要求规范售楼处使用人脸识别设施及系统。其中,南京相关部门明确要求禁止售楼处采集人脸数据,并拆除现有的人脸识别系统。广州市花都区住建局发文明确表示对于违规使用人脸识别设施收集、转卖市民信息的,一经发现将依法严查,并通报公安机关等部门。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蒋经纬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后,将与《民法典》《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共同编织成一张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网”。房企在销售房产过程中,如果未向购房者告知并征得其同意收集人脸信息,就违反了上述法律。如果抓取消费者人脸信息后,又将这些信息倒卖给他人,则涉及刑事犯罪,要追究刑事责任。
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期也针对这一现象发布消费提示,指出经营者要切实落实“告知—同意”规则,明示处理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在事先充分告知的前提下,保证消费者知情,并征得消费者本人同意;不得采取一揽子授权、强制同意等方式处理消费者个人信息;未经消费者同意,也不得向消费者推送商业信息。经营者还要满足个人信息处理的两个“最小”、一个“最短”原则,即“影响最小、范围最小”,不得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个人信息的保存期限应当为实现处理目的所必要的最短时间。
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为让《个人信息保护法》发挥更大实效,要认真学法、主动用法,养成“非必要不提供”的良好习惯,要对自己授权或者提供的个人信息进行持续跟踪,注意销毁带有个人信息的单据和资料。
责任编辑:24
(责任编辑:热点)
-
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即将一周年,调查发现,目前,我国个人养老金业务推广过程中出现缴存比例不高、开户热、投资冷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哪些?要提升个人养老金吸引力,可从哪些方面入手?2022年11月2 ...[详细]
-
重建家园作为一款以生存探索为核心的策略游戏,其地图五简称"图五")因资源分布密集、敌人强度高、地形复杂而成为玩家进阶的必经考验。将从战略规划、资源分配、路径优化三大维度出发,系统性解析图五的速通核心逻 ...[详细]
-
影之刃3作为一款注重叙事深度的动作手游,其支线任务「芸芸往事」凭借多结局设计与复杂的人物纠葛,成为玩家探索剧情的重要篇章。该任务以「芸娘」的过往为核心,通过一系列关键选择揭示其身份之谜,并影响最终结局 ...[详细]
-
王者荣耀大乔2月28日上线388点券13888金币同步获取及技能机制深度解析
2月28日,王者荣耀正式上线首位具备全图传送能力的辅助英雄——大乔。作为峡谷中首位四技能英雄,大乔的登场不仅带来388点券/13888金币的双重获取方式,更以独特的战术定位颠覆了传统辅助玩法。将围绕其 ...[详细]
-
在竞争激烈的手游市场中,外包开发已成为中小团队突破资源瓶颈、抢占市场先机的核心策略。将深度剖析手游外包开发的关键环节,提供从立项到盈利的完整解决方案。行业现状与外包开发的价值重构2023年全球手游市场 ...[详细]
-
作为Valve经典作品反恐精英系列的独立资料片,零点行动Condition Zero)凭借其紧凑的战役模式和多元化的玩法设计,至今仍吸引着核心玩家群体的持续探索。将从游戏机制底层修改与战术体系构建两个 ...[详细]
-
霍格沃兹之遗的战斗系统中,护盾机制是玩家必须掌握的核心策略之一。无论是主线剧情中的精英巫师敌人,还是野外遭遇的盗猎者头目,护盾的存在大幅提升了战斗难度。将深入剖析护盾机制的原理与实战应用,帮助玩家精准 ...[详细]
-
盗梦英雄升星攻略与天赋技能操作秘籍全面解析助你快速进阶称霸战场
在盗梦英雄的奇幻战场中,角色的成长体系与战斗策略的深度结合,决定了玩家能否从众多挑战者中脱颖而出。将围绕角色升星、天赋技能搭配及实战操作三大核心维度,系统化拆解进阶路径,助力玩家构建高效成长模型。 ...[详细]
-
千亿级“中国神船”启航!中国船舶吸并中国重工方案落地,全球造船格局生变
摘要:“重组后,存续公司将通过市场化手段深化改革,改善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实现产业经营与资本运营的融合发展,从而提升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周丽莎进一步表示。 ...[详细]
-
摩尔庄园手游庄园贡献怎么获得及庄园升级攻略? ...[详细]